我们都知道精益生产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消除浪费,消除浪费被视为精益生产的核心,因为只有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障碍,拉动式生产才能顺利进行。即便不实施拉动式生产,消除浪费本身对提升生产效率也有明显的贡献。消除浪费的另一大作用是推进生产作业从“省力化”向“少人化”过渡。那么,精益生产具体消除的是哪些方面的浪费呢?
1、搬运的浪费
人员走动过多;需要专门运输来实现工序间的衔接;过多的运输。
2、动作的浪费
作业动作不连贯、幅度过大、转身角度大、弯腰、动作重复或多余等形成浪费。
3、加工的浪费
加工余量过大、无谓的加工精度、多余的产品功能、重复检验包装等。
4、不良的浪费
生产过程产生的不良品。
5、等待的浪费
人员(以及设备)在等待;或者,有时忙、有时闲的不均衡现象。
6、制造过多的浪费
过量生产常被视为最大浪费。结果导致库存、资金的占用以及潜在的报废风险。过早生产或在线库存都视为过量生产。
7、库存的浪费
企业有大量原材料、在制品以及成品库存。
七大浪费的消除,其本质是为了缩短从客户下订单直至从客户处收到钱的时间,因而精益生产就生产过程而言是极具价值的。实际中,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运用,比如某企业的某精密原材料采购周期很长,那么适度备货是应该的。